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公司公告

更多公告>>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使用时,有哪些注意事项
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使用时,有哪些注意事项
点击次数:11 更新日期:2025-10-24
 非接触式激光测量技术(如激光测距仪、激光轮廓仪、激光三维扫描仪等)具有高精度、非接触、快速测量等优势,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以确保测量准确性、设备安全性和人员安全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
一、环境适应性要求

  1. 光照条件控制
    • 避免强光直射:阳光或强光源(如卤素灯)可能干扰激光接收器,导致测量失败或数据偏差。建议在室内或遮光环境中使用,或选择具有抗环境光干扰能力的设备。
    • 暗光环境补偿:在低光照条件下,确保设备红外辅助照明功能正常,避免因目标反光不足导致信号丢失。
  2. 温度与湿度管理
    • 工作温度范围:多数设备要求环境温度在-10℃至50℃之间,恶劣温度可能导致激光器性能下降或电子元件故障。
    • 湿度控制:湿度超过85%RH可能引发冷凝,需使用防潮箱存放设备,或通过加热除湿功能预防。
  3. 空气质量要求
    • 防尘防雾:粉尘、水汽或油雾会散射激光束,影响测量精度。在洁净室或无尘车间使用效果更佳,户外作业时需配备防尘罩。
    • 避免烟雾:焊接烟尘、化学蒸汽等可能吸收或折射激光,需在通风环境中操作。

二、目标物体特性匹配

  1. 表面反光率控制
    • 高反光表面:镜面、镀铬金属等可能反射激光至错误方向,导致无回波信号。可通过喷涂哑光涂料、使用偏振片或调整测量角度解决。
    • 低反光表面:黑色橡胶、磨砂玻璃等吸收激光过多,需使用高功率模式或增加测量次数提高信噪比。
  2. 材质透明度处理
    • 透明/半透明物体:玻璃、塑料薄膜等可能使激光穿透,需在目标后放置反光板,或选择具有穿透模式(如激光雷达)的设备。
  3. 形状与纹理影响
    • 曲面物体:圆柱体、球体等可能导致激光反射路径偏移,需采用多角度测量或三维重建算法修正。
    • 粗糙表面:砂纸、织物等纹理会散射激光,需增大测量光斑尺寸或使用统计平均法处理数据。

三、设备操作规范

  1. 校准与预热
    • 开机预热:激光器需预热5-10分钟以达到稳定输出,避免冷机状态下的波长漂移。
    • 零点校准:使用前通过标准靶板(如反射率为90%的漫反射板)校准距离基准,偏差超过±0.1%需重新校准。
  2. 测量参数设置
    • 量程选择:根据目标距离选择合适量程(如短距模式0.1-10m,长距模式10-100m),超量程测量会导致信号饱和。
    • 采样频率:动态测量时(如振动分析),需设置足够高的采样率(≥目标振动频率的2倍)以避免频混。
  3. 激光安全防护
    • 安全等级:确认设备激光安全等级(如Class II、Class IIIb),Class IIIb以上需佩戴激光防护眼镜,禁止直视光束。
    • 光束路径:确保激光路径无人员或易燃物,户外作业时设置警示标识。

四、人员与安全规范

  1. 操作资质要求
    • 未经培训人员不得操作设备,需熟悉激光安全规程、设备功能及应急处理流程。
    • 儿童、宠物禁止进入测量区域。
  2. 个人防护装备(PPE)
    • 激光防护:Class IIIb/IV激光需佩戴符合ANSI Z136.1标准的防护眼镜。
    • 反光背心:户外作业时穿戴高可见度服装,防止车辆或设备碰撞。
  3. 应急处理预案
    • 激光灼伤: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或皮肤,就医时携带设备安全说明书。
    • 设备故障:按下紧急停止按钮,断开电源后联系维修人员。

五、数据采集与处理优化

  1. 多角度测量
    • 对复杂形状物体,从不同方向采集数据,通过点云配准算法提高三维重建精度。
  2. 环境补偿算法
    • 使用设备内置的温度、气压补偿功能,或手动输入环境参数修正测量值。
  3. 后处理验证
    • 将测量结果与接触式测量(如卡尺、三坐标仪)对比,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重新测量。

六、长期维护与存储

  1. 清洁保养
    • 每次使用后用专用镜头纸擦拭光学窗口,避免指纹或灰尘附着。
    • 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是否松动,接口是否氧化。
  2. 电池管理
    • 锂电池长期存放时保留50%电量,每3个月充放电一次,防止电池老化。
  3. 运输防护
    • 移动设备时使用原装包装箱,内部填充泡沫固定,避免振动导致光学元件偏移。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智能制造网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